智能可穿戴行业稳步增长
可穿戴设备以多种形式为用户提供便携式的智能娱乐和监测服务,并以此获取用户日常行为数据。2015年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爆发年,全年增速超过470%,在2016年后增速趋于稳定,预计2019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可达到487.1亿的市场规模。
就目前产品种类而言,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头戴类、腕带类、携带类和身穿类产品,其中以腕带类的智能手环、手表为主流,并与智能手机蓝牙连接作为主要数据传输手段。
以智能手环为例,产品一般包括六类传感器:
(1)加速度计:主要用来记录行走步数的。加速度计通过测量方向和加速度力量,能够判断设备处于水平或是垂直位置,来判断手环是否移动,从而达到计步操作。
(2)光学心率监测器:普遍使用LED发光(绿色)照射皮肤、血液吸收光线产生的波动来判断心率水平,实现更精准的运动水平分析。
(3)生物电阻抗传感器:通过生物肌体自身阻抗来实现血液流动监测,并转化为具体的心率、呼吸率及皮电反应指数。
(4)环境光及紫外线传感器:模拟人类眼镜对光线的敏感度,可以根据周围光线的明暗来判断时间。而紫外线传感器则可监测到光线中的紫外线指数,实现防晒提醒操作。
(5)GPS全球定位系统:由于耗电偏重,所以在普通运动手环中尚未普及,只有一些定位专业运动监测的运动设备才具备GPS芯片,用于记录用户的地理位置、跑步路线等。
(6)皮电反应传感器:检测出汗水率,配合加速度计及先进的软件算法,有利于更准确地监测用户的运动水平。
上海易景为客户定制的老年人智能手环,运用光学检测帮助老年人实时监控心率和血压,同时拥有精准的GPS定位芯片实现精确定位,以及加速度计帮助计步和跌倒检测。改款手环已经运用于政府养老项目进行小批量发放。除了老年人智能手环,易景也在不断进行可穿戴设备技术积累,可根据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制定单独的硬件定制开发服务。